從月經異常看卵巢癌:卵巢癌最新療法與解析

從月經異常看卵巢癌:卵巢癌最新療法與解析

月經異常可能是卵巢癌的警訊之一,特別是當伴隨腹脹、腹部或骨盆疼痛、容易飽足、排尿習慣改變等症狀時。 這些症狀可能是由於卵巢腫瘤影響了荷爾蒙分泌,導致月經失調,或腫瘤壓迫骨盆腔導致疼痛和排尿問題。

什麼是卵巢癌

女性有兩個卵巢,在子宮的左右兩側,正常的大小大約像杏仁一般,會產生卵子以及製造雌激素和黃體激素,卵巢癌目前仍缺乏有效的篩檢方法,因此較難進行早期診斷與治療。此外,卵巢位於骨盆腔中,腫瘤通常要大到10公分以上,才能在腹部摸到腫塊,容易與腸胃不適混淆,往往被誤認為一般的便秘或腸胃不適。

卵巢癌的危險因子

  1. 年齡:卵巢癌的風險可能隨年齡增長而增加,尤其是在50~60歲以上的女性中較為常見。
  2. 家族史與遺傳基因:若有直系親屬(如母親、姐妹)患卵巢癌或乳腺癌,目前有兩個乳癌基因,分別稱為BRCA1 或BRCA2乳癌基因突變時,這些基這些基因與卵巢癌的發病密切相關。
什麼是BRCA乳癌基因呢?BRCA乳癌基因突變屬於體染色體顯性遺傳。如果一個人攜帶BRCA基因的突變,則他或她的直系親屬(如母親、姐妹)也可能有相似的基因突變,從而增加她們罹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風險。
  1. 荷爾蒙治療:長期使用雌激素替代療法可能會增加卵巢癌的風險。
  2. 生育情況:未生育或不孕的女性,罹患卵巢癌的風險會提高。
  3. 月經歷史:初經發生在12歲之前或52歲以後才停經,也會有較高的風險。
  4. 肥胖:肥胖與多種癌症的發展相關,卵巢癌也不例外。
  5. 吸煙
  6.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

卵巢癌的症狀


卵巢癌的症狀通常在早期不明顯,即使有症狀,像是經前症候群、腸躁症、便祕等等都可能讓患者覺得自己只是一般胃痛而已。
常見的症狀包括:
  1. 腹部脹痛:骨盆下疼痛、下腹痛。
  2. 消化不良或胃食道逆流:經常腹脹、打嗝、出現食慾不振、吃一點東西就很飽、噁心及體重下降。
  3. 性交疼痛
  4. 排泄系統問題:癌症已經擴散至骨盆區域時,可能壓迫膀胱,造成頻尿或尿失禁、便秘。
  5. 月經週期改變:經期不規則、經血量異常、陰道出血、停經。
  6. 摸到不明腫塊:腹部出現隆起,可摸到腫塊或有腹水狀況等症狀。

如何診斷卵巢癌?

  1. 陰道超聲波:通過陰道超聲波來觀察卵巢的大小以及是否有腫塊、形狀是否不規則。
  2. 血液檢測: CA-125是卵巢癌的癌指標. 約80%晚期卵巢癌和50%的早期卵巢癌患者的CA-125會升高,但它並不是偵測早期卵巢癌的可靠方法,例如子宮內膜異位或肌瘤等情況,也可能使CA-125的水平上升,因此必須配合其他檢查和診斷方法。
  3. 電腦斷層掃描:影像學檢查有助於了解腫瘤的大小、位置,有助於確定腫瘤的邊界和擴散程度。
  4. 組織活檢:醫生會根據電腦斷層掃描的影像為患者進行剖腹手術或腹腔鏡檢查,如果發現腹部積水,醫生會在患者的腹部表面插入細針,抽取積水樣本進行化驗,確診是否為卵巢癌。
卵巢癌的分期
卵巢癌轉移的途徑是經由血液、腹膜內及淋巴轉移,會擴散到大腸、小腸、腹膜、膀胱、橫隔膜等處,遠處轉移包括肝、肺、骨骼等部位。
  • 第一期:癌症局限於一側卵巢或雙側卵巢(五年存活率90%)。
       1a:癌症只侷限於單側卵巢
       1b:只侷限於雙側卵巢
       1c:有腹水,但癌症只侷限於雙側卵巢
  • 第二期:癌症擴散骨盆的其餘組織,例如子宮或輸卵管(五年存活率70%)。
       2a:是已經侵犯到子宮或輸卵管
       2b:則是已經侵犯到其他骨盆腔組織
  • 第三期:癌症已經擴散到腹腔內,可能有腹水或淋巴結轉移(五年存活率39%)。
       3a:擴散到腹腔內的程度只有在顯微鏡下才可看出,或只侵犯到後腹腔淋巴結
       3b:擴散到腹腔內的腫瘤不超過兩公分
       3c:擴散到腹腔內的腫瘤已超過兩公分或有腹股溝淋巴結的轉移
  • 第四期:癌症擴散到遠端器官,如肺或肝臟(五年存活率17%)
卵巢癌的治療方式

卵巢癌的治療通常包括手術、化療和/或靶向治療,具體方案根據病人的分期、健康狀況等因素而定。
  • 手術治療:是卵巢癌的主要治療手段,通常需要進行卵巢切除術,有時還需要切除子宮、輸卵管及其他可能病變的組織。
  • 化學治療:手術切除後卵巢癌患者大多需配合化學治療,為的是將殘存在體內的癌細胞消滅,尤其是在擴散的情況下,療程約需三到六次,每三週至四週治療一次,常用的藥物包括紫杉醇和順鉑、癌得星注射劑、微脂體小紅莓。
  • 腹膜腔化學灌注治療:是一種將化療藥物直接灌注到腹膜腔內的給藥技術,藥物的濃度比靜脈注射濃度高上千倍,在腹腔內可維持至一週,殺癌力強但副作用減少,且腫瘤的直徑愈小,效果愈好,以不超過 1 公分為佳。目前對於卵巢癌、輸卵管癌或腹膜癌,腹膜腔藥物灌注已成為一種常規治療方式,只要病患腹腔內無太嚴重的沾黏,都適合接受此種治療。
  • 標靶治療:較具專一性,有分針劑注射標靶藥物及口服標靶藥物兩種類型。
  • 針劑注射標靶藥物:是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,近年來根據美國NCCN及歐洲ESMO針對晚期卵巢癌的治療指引,晚期卵巢癌的病人 ,可以化學治療搭配針劑標靶藥物合併治療,待完整的化療藥物治療療程完成之後,再接受標靶物每3週注射1次共15次的維持療法,來提高疾 病無惡化存活期。
  • 口服標靶藥物:是抑制一種DNA斷裂修補時所需的酵素,對於上皮性卵巢癌病人大約有 10-15%具有BRCA1與BRCA2基因突變,如檢測出BRCA1/2有致病性或疑致病性突變,等待完整化學治療完成後,健保有條件給付,可再加上這類口服標靶藥物(如PARP抑制劑),作為化學治療後的維持療法,也能提高病人的存活率。
  • 放射線治療:卵巢癌患者癌細胞多半會瀰漫到腹腔裡,放射線治療只能做局部控制,因此並非主要選擇手段。
  • 免疫療法:主要是來刺激人體自身的免疫反應,進而對抗惡性腫瘤,和傳統利用蛋白質或核糖核酸抗原來辨認癌細胞的標誌比較起來,這種醣類抗原更具專一性及免疫性,也較沒有耐受性的問題,也因此相對能提高治療效果,降低復發率。
  • 免疫細胞治療:透過白血球分離術的過程收集病患自身的免疫細胞,再輸回患者體內,活化身體的免疫系統,讓免疫細胞識別和攻擊癌細胞,從而減緩疾病的進展並降低復發機率。
卵巢癌的預後與恢復注意事項
  1. 術後6-8週內,不適宜作劇烈活動,例如粗重工作、提重物或跑、跳等劇烈運動,若提重物時可使用束腹帶,以免震動所引起之疼痛,束腹帶須持續使用四~六週。
  2. 傷口保持乾燥、清潔,若弄濕傷口,若弄濕傷口,以棉棒沾生理食鹽水清潔後更換傷口敷料, 一週後傷口持續貼美容膠或除疤產品 3-4 個月,可預防疤痕生長。
  3. 出院後依預約返診時間按時返診。
  4. 出院後若發生解尿困難、下腹部疼痛厲害、陰道有異常分泌物或不正常出血或有異味、畏寒、發燒等現象時,請立刻就醫。
  5. 手術後飲食注意事項:手術後暫禁食,待排氣後視腸蠕動情形可採漸進式飲食,少量多餐,暫勿吃蛋、奶、豆類易產氣食物。
  6. 手術後之女性荷爾蒙藥物使用、懷孕生育、性生活等疑問,於回診時與醫師討論。
卵巢癌的新型治療選擇:免疫細胞治療
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,免疫細胞治療成為癌症治療的新希望。這種療法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來對抗癌細胞,具有以下優點:
  • 提高治療效果:免疫細胞治療能增強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識別和攻擊。
  • 減少副作用:由於使用患者自身的細胞,免疫相容性高,副作用較少。
  • 與傳統治療結合:可以與傳統治療方法(如手術、化療等)相結合,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活品質。
免疫細胞治療為癌症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,能為癌友提供多一份健康助力,詳情歡迎諮詢。